2017年特崗教師考試教育學第三章練習題
第三章 教育目的與教育制度
一、單項選擇題
1.教育要達到預期效果,反映對教育在人的培養規格標準、努力方向和社會傾向等方面的要求的是( )。
A.教育目的
B.教育方針
C.教育政策
D.教育功能
【答案】A。解析:教育目的即教育要達到的預期效果,反映對教育在人的培養規格標準、努力方向和社會傾向性等方面的要求.
2.( )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發點,它貫穿于教育活動的全過程,對一切教育工作具有指導意義。
A.教育政策
B.教育法規
C.教育目的
D.教學大綱
【答案】C。解析:教育目的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發點和歸宿。
3.( )是全部教育活動的主題和靈魂,是教育的最高理想。
A.教育政策
B.教育目標
C.教育方針
D.教育目的
【答案】D。解析:教育目的是教育的核心問題,是整個教育工作的方向,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發點和歸宿.是全部教育活動的主題和靈魂。
4.教育目的與培養目標的關系是( )。
A.共同性與方向性的關系
B.教師與學生的關系
C.學校與家長的關系
D.普遍與特殊的關系
【答案】D。解析:教育目的和培養目標之間的關系是普遍與特殊的關系,他們之間既有聯系,又有區別。
5.確定教育目的的客觀依據是( )。
A.制定教育目的者的哲學觀念
B.制定教育目的者的人性假設
C.制定教育目的者的理想人格
D.特定的社會、政治、經濟、文化背景
【答案】D。解析:確定教育目的的客觀依據是特定的社會、政治、經濟和文化背景。
二、多項選擇題
1.教育目的的基本層次包括( )。
A.教育方針
B.國家的教育目的
C.各級各類學校的培養目標
D.教師的教學目標
【答案】BCD。解析:教育目的的層次結構包括國家的教育目的、各級各類學校的培養目標和教師的教學目標。
2.下列描述屬于社會本位目的論的有( )。
A.君子欲化民成俗.其必由學乎
B.古之王者.建國君民.教學為先
C.今生只是永生的準備
D.君子學道則愛人.小人學道則易使也
【答案】ABD。解析:夸美紐斯認為,今生只是永生的準備,體現了神學的教育目的論的觀點。裴斯泰洛齊認為教育在于發展個人天賦的內在力量,強調教育培養人的個性,增進人的價值.體現的是個人本位論的觀點。A、B、D三項體現的是社會本位目的論的觀點。D項的意思是管理者接受了教育就懂得寬容和仁慈。更能夠愛人;老百姓接受了教育就能明辨是非,懂得規矩和道理。就能夠更好的用他們做事。
3.教育與智育的關系是( )。
A.有所聯系。有所區別
B.教學包含了所有的智育活動
C.智育是教學活動所要達到的目的之一
D.在一定程度上教學等同于智育
【答案】AC。解析:智育是全面發展教育的組成部分,是教學活動的目的之一。
4.素質教育的內涵是( )。
A.素質教育是面向全體學生的教育
B.素質教育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教育
C.素質教育是促進學生個性健康發展的教育
D.素質教育是保障學生完成學業的教育
【答案】ABC。解析:素質教育的內涵是:(1)素質教育以提高國民素質為根本宗旨;(2)素質教育強調面向全體學生:(3)素質教育要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;(4)素質教育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;(5)素質教育要促進學生個性的發展。
5.素質教育以培養學生的( )為重點。
A.創新精神
B.全面發展
C.實踐能力
D.和諧發展
【答案】AC。解析:《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》中提到,重點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。
三、判斷題
1.教育目的是整個教育工作的核心,也是教育活動的依據、評判標準、出發點和歸宿。 ( )
【答案】 √。解析:由于教育目的要回答的是教育要培養什么樣的人這樣一個根本問題,所以教育目的是整個教育工作的核心,也是教育活動的依據、評判標準、出發點和歸宿。
2.教學目標是國家對各種教學的統一要求.也是檢查和評定學生學業成績和衡量教師教學質量的重要依據。 ( )
【答案】 ×。解析:評價學校的辦學方向、辦學水平和辦學效益,檢查教育教學工作的質量,評價教師的教學質量和工作效果.檢查學生的學習質量和發展程度等工作.都必須以教育目的為根本標準和依據進行。
3.教育是培養人的活動,所以教育目的要完全依據個人的發展需要來確定。 ( )
【答案】 ×。解析:確立我國教育目的的依據有:(1)特定的社會政治、經濟、文化背景;(2)受教育者的身心發展規律;(3)人們的教育思想;(4)我國確立教育目的的理論依據是馬克思關于人的全面發展學說。
4.學校教育制度是國民教育制度的核心和主體。 ( )
【答案】 √。解析:廣義的教育制度指國民教育制度,狹義的教育制度指學校教育制度,簡稱學制。學校教育制度是國民教育制度的核心與主體,是國民教育制度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,體現了一個國家國民教育制度的實質。
5.學校教育制度的建立,受一定社會政治、經濟制度的制約,在同一社會制度狀態下,學制一樣。( )
【答案】 ×。解析:學制建立的影響因素除了社會政治、經濟制度,還有兒童身心發展規律、人口發展狀況、本國學制的歷史發展和外國學制的影響等。
責任編輯 : 鞏明慧
- 上一篇:2017年特崗教師考試教育學第二章練習題
- 下一篇:最后一頁
看了本文的網友還看了: